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21:36:00
5月26日,在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主论坛上,对于人工智能与文化创新创造的关系,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高文有着独到的见解。
Transparency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传统文化‘动起来、传下去、走出去’。”高文指出,AR/VR等数字化技术打破了文化传播的时空壁垒,让静止的、封尘的历史文物文献“动起来”,以更鲜活、更具吸引力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人工智能技术也在助力传统文化“传下去”,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全新路径。它运用图像识别、数据分析等技术,精准记录和保存濒危文化遗产信息,并以数字形式保存和传承,防止珍贵文物资源的流失。人工智能作为辅助性技术还能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实现更快更广泛的文化普及与交流。
高文认为,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这一效应同样深刻影响着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价值坐标,通过将人类社会的伦理规范、审美标准、人文精神融入算法设计与模型训练,为人工智能装上“文化芯片”。
文 | 记者 黄宙辉 林园
视频|记者 曾育文 黄宙辉 王炯勋
包装|记者 麦宇恒
相关文章
高文:AI技术推动传统文化“动起来、传下去、走出去”
05-266亿小目标!“国台·年份之台”新品发布会在国台举行
05-26新产品、新业态、新消费、新趋势汇聚 文化出海正从走出去到融进去
05-26嗨!白山新闻来了 | G331白山段路面改造工程全面开工
05-26海淀区大学生龙舟赛举行,海淀“龙舟+”文商旅体活动纷呈
05-25多家餐厅出现!“警方已带走好几个”,这种号别取!
05-25以金融“活水”激发民企活力
05-24庄浪:全力打好果园抗旱“主动仗”
05-23沈阳旗袍产业:从“小众圈层”到“大众国潮”的嬗变
05-21从董仲舒到短视频:一座北方小城的文化破圈实验| 新京报快评
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