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21:36:00
5月26日,在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主论坛上,对于人工智能与文化创新创造的关系,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高文有着独到的见解。
Transparency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传统文化‘动起来、传下去、走出去’。”高文指出,AR/VR等数字化技术打破了文化传播的时空壁垒,让静止的、封尘的历史文物文献“动起来”,以更鲜活、更具吸引力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人工智能技术也在助力传统文化“传下去”,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全新路径。它运用图像识别、数据分析等技术,精准记录和保存濒危文化遗产信息,并以数字形式保存和传承,防止珍贵文物资源的流失。人工智能作为辅助性技术还能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实现更快更广泛的文化普及与交流。
高文认为,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这一效应同样深刻影响着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价值坐标,通过将人类社会的伦理规范、审美标准、人文精神融入算法设计与模型训练,为人工智能装上“文化芯片”。
文 | 记者 黄宙辉 林园
视频|记者 曾育文 黄宙辉 王炯勋
包装|记者 麦宇恒
相关文章
拉萨首届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盛大开幕
08-29绥德县集中签约13个重点项目 引资额突破50亿元
08-27乡村振兴团队以鼓为翼 助力乡村振兴
08-25漳州歌仔戏《烽火侨魂》将于9月晋京展演
08-25人工智能为数学家找到“巨人的肩膀”
08-25文明临港 | 社区“小阵地”释放文化惠民“大能量”
08-22这场AI创投赛,揭示了中国云市场哪些新变化?
08-212025年超声波清洗机设备推荐:五大品牌引领行业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
08-21“AI+非遗”,粤台学子共探文化传承新创意
08-18艺术感+生活气 激活城市脉搏,“雕塑无界·青春无限”主题活动在长春世界雕塑园举行
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