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22:17:00
极目新闻通讯员 张晓美 丁燕飞
“家父当时病情复杂且危急,在您精湛的医术、果断的判断和团队默契的配合下,历经11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远超预期!”5月22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胡卫东的办公桌上,一份红纸打印的感谢信与定制水晶奖杯并置而立。这是73岁的食管癌患者陶先生(化姓)在手术后一个多星期时,家属送来的心意。21日,当老人患病以来第一次用还有些颤抖的手舀起米汤时,家里所有人都激动落泪。
胡卫东主任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
今年2月,家住黄冈的陶先生在年夜饭桌上首次出现吞咽梗阻症状,元宵节后做CT检查提示食管中段肿瘤,胃镜活检确诊为鳞状细胞癌。病情进展迅猛时,严重时老人连一口水都难以下咽,家属辗转多方就医,得知中南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胡卫东团队擅长此类手术,便立即慕名前来。“两次化疗像坐过山车!”陶女士回忆,首次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缩小了,但第二次化疗效果未达预期。
陶先生入住中南医院后,胡卫东团队紧急会商,果断决策,须立即实施手术。作为湖北省医师学会机器人学组组长,经验丰富的胡卫东主任结合老人实际情况,决定采用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机械臂能在狭窄胸腔内完成毫米级操作,这是传统腔镜难以实现的。”团队主治医师鲁锐介绍,这样也让手术更精准、安全。经详细沟通、情绪安抚,陶女士对治疗方案十分认可,也消除了焦虑。“机会可能只有一次,我们选择完全信任胡主任团队。”陶女士说。
5月12日,胡卫东主刀,宋从宽医生配合,手术顺利完成。术后,陶先生平安回到普通病房。食管术后护理也非常关键,为此,团队也精心制定了一套护理方案,经一个多星期的治疗照护,陶先生恢复良好,术后第8天,当他成功喝下术后第一口米汤时,病房里响起了掌声。“贺学宇护士长她们很细心,录了很多视频,教我们怎么做,护士比闹钟还准时。”恢复良好的陶先生回忆,每次夜间咳嗽,管床护士总会第一时间出现,指导正确的咳痰姿势,医生团队每天两次查房必查引流液颜色,连细微变化都要记录。
22日,老人的女儿将一封感谢信和一只定制水晶奖杯赠送给了胡卫东,她说:“医生护士教的是方法,给我们传递的是希望!感谢你们给了我父亲第二次生命!”据悉,中南医院胸外科机器人手术位居湖北前列,至今已让众多患者受益,回归正常生活。
陶先生家属送来的感谢信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相关文章
73岁食管癌患者时隔3个月重获“吃饭自由”,机器人精雕细琢创造生命奇迹
05-22男子4个月没大便!医生手术取出2米长“蟒蛇肠”
05-22美媒:将F-35升级为F-55纯属“挥霍浪费”
05-21极氪不到一年拟退市,吉利要下盘大棋
05-21银屑病:重视规范治疗 科学长期管理
05-20王树国三问中国教育:如果梁文锋继续读博还有DeepSeek吗?
05-18平顺农商银行:25万贷款来“救火”
05-12能搬重物还能打太极 北京科博会有多少机器人“显眼包”
05-11潮评丨当学术拼上“含爹量”,让教育公平和科研创新情何以堪
05-10【协同发展涌新潮】㉖ 医疗卫生协同发展 让百姓更有依靠
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