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闻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走进布宜诺斯艾利斯“中国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4 10:04:00    

图片说明:

“中国城”里,魔术师和观众的互动似乎正被“观音见证”。

图片说明:

布宜诺斯艾利斯“中国城”

本报赴阿根廷特派记者 刘 洋

从北京首都机场起飞,经过近30个小时飞行,跨越接近2万公里的距离,就到了地球上距离北京最远的城市之一——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去年社交媒体上流传的阎鹤祥脱口秀表演中,与北京物理距离最远的对跖点就在阿根廷的潘帕斯大草原,但实际上,阿根廷与“中国”的距离似乎没有那么远,走出布宜诺斯艾利斯埃塞萨国际机场只要再驱车大约38公里,来到贝尔格拉诺区的阿里维尼奥街,就会看到一座高耸的中式牌楼,上面写着三个字:中国城。

“老外”比“中国人”多

《环球时报》记者曾经去过地球上很多“中国城”或“唐人街”,华盛顿、伦敦、长崎等地的都去过,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中国城”与它们有很大不同,这一点从一“进城”就能感受到:周日晚上的街道,人潮涌动,热闹非凡,餐厅等位,店铺排队。定睛一看,不论等位的食客还是排队的顾客,“老外”居然比“中国人”还多。

所谓“老外”,当然指的是布宜诺斯艾利斯本地的“布市人”。在很多其他城市的唐人街,中国人置身其中,虽也能从偶尔并不那么地道的中餐中感受到“这里不是中国”,但因身边大都是Chinese,还是会有“主场”的感觉,但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中国城”被无数“本地面孔”包裹其中,“中国人”倒像是城中的过客。

小肥羊、小龙坎、海底捞,这些美国“唐人街”常见的中国餐饮品牌,《环球时报》记者在布市“中国城”的短暂行程中都没有看到,但中国文化、中国美食、中国产品随处可见,甚至中式奶茶也是“中国城”里年轻人的最爱。站在橱窗里的卡皮巴拉目视着人来人往,和2万公里外北京朝阳大悦城地下一层潮玩区里的卡皮巴拉,本职工作似无多大区别。

除了中国元素,宫崎骏风格的墙面涂鸦上写着汉字“到此一游”,街边的橱窗里也有韩国偶像的海报闪现,证明唐人街不仅传播着中华文化,也把东亚元素囊括其中。再往前走几步的街口,街头魔术师正和观众互动,身后墙面上的“观音”画像分外显眼,犹如眼前一切正被“观音见证”。

当地人眼里的“中国城”

布宜诺斯艾利斯“中国城”里“外国人”为什么这么多?在布市停留期间,不同的当地人给了《环球时报》记者不同的答案。大多数人第一反应的回答是:“中国城”是布宜诺斯艾利斯重要网红打卡点,如果安排布市一日游,这里也是“此生必到”的地方。“你去的那天还是大周末3天连休最后一天,逛街吃饭的人当然很多,大家都爱去中国城”,当地一位华人朋友对《环球时报》记者说。

布宜诺斯艾利斯当地人解释说,和很多其他地方的唐人街不同,布宜诺斯艾利斯“中国城”有不少华人居住,但不是当地华人主要聚集的社区,加上如此潮流打卡的地方,年轻人扎堆,自然显得“老外”人气爆棚。

既然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这么多“老外”来“中国城”,是钟情于这里的什么呢?在《环球时报》记者对七八名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民的随机采访中,“中国美食”出镜率排名第一,中国商品和中国文化被提到的次数也很多。“御福”是中国城里一家“比较地道的粤菜馆”,中餐在当地餐厅的价位中属于昂贵序列,但即使是下午2点多,餐厅依然爆满,且华人食客目测不到一半。

“精致,紧凑,好逛”,听闻《环球时报》记者关于“中国城”的提问,布宜诺斯艾利斯一家研究中心的主管诺拉这样说,“我喜欢中国城的中式点心,喜欢那里的异国情调,中国城里的店主都很友好,产品又丰富,你可以在一家店里买到很多想要的东西”。

一切源于对中国的好奇

仅此而已么?也有当地人觉得这一切和“中国有关”。

19岁的当地华裔新生代刘家龙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布宜诺斯艾利斯也有“韩国城”,大概只有一条街,面积比“中国城”小得多,之前也很火,现在热度下降了不少。“中国城”现在爆火,如果中国不是正在变得强大,发展这么快,大家对中国不是越来越有兴趣,这一切会发生么?

在外交层面,米莱政府上台前对中国发表过一些西方媒体眼中“有新闻性”的评论,但《环球时报》记者在阿根廷短暂的采访经历中感受到,这里的学者和企业界对中阿关系非常看重。中国是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并在多个国家保持首位地位。《环球时报》不久前发布的“拉美人看中国”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留给拉美民众的最突出印象是“技术”,在自主填写对中国的首要印象关键词时,有阿根廷的“Z世代”受访者提到“DeepSeek”。

“你好”,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埃塞萨国际机场的路边,并不相识的搬运工看到《环球时报》记者的东方面孔,直接就是一句汉语问候,脸上的笑容显示着朴素的美好。

曾经在北京大学留学的伍帝泰是《环球时报》记者此行中接触的“最懂中国”的阿根廷年轻学者,看着他坐在对面用中文模仿北京的哥,会有推荐他去中国参加脱口秀的冲动。

“不止是中国城,如果往深里看,阿根廷人对中国很好奇,想知道中国为什么发展这么快,有哪些经验值得阿根廷学习借鉴”,伍帝泰说,他很快还有再去中国的计划,希望未来能走遍中国所有省份,深入了解中国。

当然,现状是很多阿根廷人还不够了解中国,他们获取中国信息的方式大多来自媒体,尤其西方媒体和社交媒体。一位阿根廷媒体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阿根廷当地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不少,但阿根廷人对中国缺乏了解的现状短期内恐怕很难改变。“China Travel现在很火,对阿根廷也已经免签,真实的中国就在那里,欢迎了解”。《环球时报》记者对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