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21:32:00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王彬
图源:重庆大学微博
5月7日,一篇标题为《重庆这8位同学获国家奖学金》的微信公众号推文提到,来自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年级的学生刘某乔已发表十余篇SCI论文,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有网友质疑:作为本科生的刘某乔,是否真的取得如此惊人成就?
对此,重庆大学5月10日发布情况通报称,学校对此事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项工作组进行调查核实。经调查,刘某乔系该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某华之女,刘某华安排刘某乔参与了其本人部分署名论文和专利的研究工作,存在论文和专利署名不当的学术不端行为。此外,刘某华的论文中还存在图片上传错误等学术不严谨问题。经研究决定,给予刘某华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去研究生院副院长职务;按相关程序撤销刘某乔获得的国家奖学金等荣誉和奖励。
一个本科生就发表十余篇SCI论文,是“学术天才”,还是“关系王者”?重庆大学的通报已经给出了答案。随着真相的浮出水面,我们一时还有些恍惚:此事到底是女儿“坑爹”还是父亲“坑娃”?
事实上,就此事而言,这两个标签都撕不掉,可视为“不当学术荫庇”东窗事发后的必然结果。这对父女是“相互坑”,没有父亲的以权谋私,就没有女儿的有恃无恐,没有女儿的有恃无恐,此事又怎么会露出马脚?
前有“学术妲己”,现有“学术公主”,这些可能都只是“学术门阀”的冰山一角,戳中的是学术“近亲繁殖”的社会痛点。看清楚这一层,再来审视重庆大学对此事“学术不端行为”的定性,很显然,这板子打得过轻了,重庆大学有“避重就轻”之嫌。
此事从舆论质疑到高校给出调查结果,不过两三天时间,无论是应对速度还是处置措施,都没得说。但值得追问的是,现在都可以做到调查如此之快处置如此之果决,那之前重庆大学就一点猫腻都没发现?二人的父女关系,在学校应该不是什么秘密吧?那些论文和专利上的署名,都是公开性质的,学校难道就从没有感到不对劲,并提出质疑进行核查?
倘若学术不端行为和学术“近亲繁殖”现象,总要靠舆论倒逼,而非靠实质性的严格监管和完善制度,那结果只会是“存量清不完,增量控不住”。“高度重视”“举一反三”“坚决维护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喊得再响,也很难真正让人相信,更刹不住学术江湖里的“歪风邪气”。
随着此事登上风口浪尖,“学术公主”拔出萝卜带出泥,两年前的一篇《关于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长江学者刘某华等严重学术不端问题的举报信》,又出现在了大家眼前。其中提到,刘某华等教授在科研论文发表中存在严重的编造实验内容、变造实验数据及重复发表实验成果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但重庆大学针对这个情况的回应似乎只有一句“刘某华的论文中还存在图片上传错误等学术不严谨问题”,我们现在无法判断学校的结论对不对、准不准、全不全,但可以确定的是,相关回应不够透明,不足以消除对公众对此事的疑虑,这是大忌。如果连公开透明都做不到,那相关学校对学生不端“零容忍”的态度也要打上个问号。
站在刘院长的角度,他只是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把自己的女儿“扶上马、送一程”,毕竟“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也是人之常理。可站在社会角度看,他的“力所能及”,他的“为子计深远”,是对科研和教育资源的垄断,是对教育公平的刺痛,是在给科研创新带上“枷锁”。
当学术拼上“含爹量”,沦为一场场“拼爹游戏”,朝着“学阀化”的方向演变,“学二代”可以轻松实现所谓的“学术跃升”,占据更多科研资源、经费,获得本不属于他们的声名,让信奉努力全靠实力的莘莘学子和科研工作者怎么想?这就是典型的人为因素加剧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对他们对教育,都不公平。
再者,社会的机会和资源本就有限,人才的流动与发展又多了一层学阀构筑起来的壁垒,怎能不心灰意冷?科研创新的核心是人才,人才的心凉了,科研创新的动力又从何而来?科研创新的海洋里,倘若充斥着“裙带关系”“急功近利”“捷径思维”,科研创新“失速”就是必然。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放任学术“近亲繁殖”,无异于在给整个社会“埋雷”。
对于重庆大学而言,一个刘某华并不难处理,难的是真正做到言行一致,“一把尺子量到底”,持之以恒守好公平公正的底线和守住科研创新的纯粹,进而破局“信任危机”。这也是所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一道“必答题”,“迎难而上”是唯一选择。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潮评丨当学术拼上“含爹量”,让教育公平和科研创新情何以堪
05-10皖中评│短视频搬运侵权上热搜,谁来守护原创者的“泼天流量”?
05-07男性也会得子宫内膜异位症?福建两妇科医生论文男性样本占比64%引热议
05-0720年用脚步丈量城市!这个安康科长把城市“绣”进心里
05-04科创长沙青年有为② | 邵海东:为大国重器当“体检医生”
05-03山东济南46岁男子田运良三战考研最终上岸引发关注
04-28国产替代加速 奥精医疗多维布局谋求战略突破
04-28七星关区层台镇中心校举办第二届春季运动会
04-27网红“迅猛龙”被复旦MBA拟录取,此前为考研停播3个月,曾因声音甜美被称“厦门林志玲”
04-25神秘“盘龙城”震惊考古界,入围全国十大考古终评
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