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19:53: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梁瑛
2025年4月21日,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线上交易平台2025年新增交易额200亿,较去年同比增长566%,交易范围覆盖文化艺术品、影视IP、数字版权等十余个垂直领域。
截止21日18:00,深圳文交所2025年交易额达到20,050,731,520.77元。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总经理、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主任塞夫表示,深圳文交所线上平台交易额的爆发式增长,是长期生态沉淀、国家战略红利释放与产业协同共振的结果。
据了解,由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独家承建的“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自2022年成立以来,联合多地政府、文化机构、科技企业及高等院校搭建起的各垂类交易平台运营整体平稳,规模显著扩大,逐步形成跨区域、跨业态的协同生态。在推动文化数字化转型、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满足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托互联网融通交易的创新模式,该中心构建起了一个开放、高效、安全的文化大数据交易平台,已迅速成长为国内文化数字化领域的领军平台,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
塞夫介绍,深圳文交所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精准锚定“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核心基础设施”的定位,深度连接实体产业、文化创意开发和消费场景,首创“数据确权、登记托管、交易流通、场景应用”全链条服务体系,运用前沿技术与发挥交易撮合经验,为文化数据要素的全生命周期保驾护航,构建起了一个覆盖广泛、深度融合的可信交易生态。
目前,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已成功孵化上线应用场景交易中心子平台十余个,涵盖文化艺术品、黄金珠宝、文化IP、数字认证、影视要素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产业行业垂类平台交易生态矩阵。同时平台还与福建、山东、山西、景德镇等地区共同打造特色文化体验中心,促进地方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与产业化。真正实现了文化数据资源与消费市场的对接,让文化数字化成果触达千家万户。
与此同时,深圳文交所积极探索数据资产化新路径,率先实现了首例国有文化央企数据入表的成功案例,帮助国有文化企业将其庞大的数据资源转化为可量化、可确权、可流通的资产要素。在此基础上,深圳文交所进一步创新打造全流程服务体系,从数据资源盘点、合规审查到价值评估、登记确权等关键环节,建立起覆盖数据资产化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流程。接下来将面向全国正式推出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四链路闭环一体化”的入表 + 交易的服务产品,专注全国的文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文化数据资产的流通和保值增值,在全国的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本文图片由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提供)
相关文章
我市发布消费提示:警惕虚假购物诈骗与冒充熟人诈骗
08-23文明临港 | 社区“小阵地”释放文化惠民“大能量”
08-22“AI+非遗”,粤台学子共探文化传承新创意
08-18艺术感+生活气 激活城市脉搏,“雕塑无界·青春无限”主题活动在长春世界雕塑园举行
08-18小污染造成大危害!警惕AI数据污染引发现实风险
08-17共话金庸武侠的文化魅力,大湾区“共读金庸阅读者联盟”成立
08-17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深港联世界 湾畔绘宏图
08-173.61倍认购,折扣率95%,TCL科技创2023年以来民营企业定增融资最好成绩
08-15历史性突破:中央财经大学教师首次在《自然》杂志发文
08-12彭阳县姚河塬遗址成功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名单
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