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6 13:03:00
近日召开的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我国正在规划对一颗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演示验证任务,验证小行星防御方案可行性
吴伟仁院士介绍,这项任务拟采用“伴飞+撞击+伴飞”的任务模式,发射观测器和撞击器。观测器先期抵达对目标小行星进行抵近观测,获取其详细特性参数,然后撞击器对小行星实施高速撞击。撞击全过程将通过天地联合方式,采用近距离高速成像等技术,开展小行星轨道、形貌和溅射物变化观测,准确评估撞击效果。
具体来说,就是在距地球1000万公里左右的地方,对迎面来的小天体发射动能撞击器,交会后争取能够产生极大的动能从而改变小天体的轨道。比如,目前计划能够改变3到5厘米的轨道,让小行星至少几十年到100年之内不能够再撞击地球。
据介绍,小行星探测、防御和资源开发对于全人类具有深远战略意义,也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我国将向全球伙伴发出合作倡议,在地面联合监测、联合研制与载荷搭载、数据与成果共享等方面开展积极合作。
“如果全球共享数据,共同掌握科学成果,最后我们可能得出来更加精确的结论和科学的认知,对我们整个人类都是有好处的。”吴伟仁说。
来源丨央视新闻
相关文章
我国正规划撞击一颗小行星 验证防御方案
09-07国家数据局: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人工智能+”同频共振
09-06应对小行星撞地球,中国正在规划防御方案
09-06溯源8000年 共话裴李岗
09-06海上新山东丨鼓足“蓝色动能”,向海洋强省进发
09-06全球500余件前沿设计作品汇聚雄安 赋能“未来之城”发展
09-02警惕!荆州一居民被骗42万余元
09-01第二届顺义·艺韵潮白文化演出季启幕 14台25场中外大戏荟萃
08-31经过自家小区保安身边时,你会对他们说“你好”吗|书单2508
08-31(上合天津峰会)古韵新声:“上合时间”里的津门非遗
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