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2:54: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月2日电 国新办4月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有关情况。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春临在会上表示,将制定公共信用信息授权运营管理办法,依法依规向信用服务机构开放信用信息,有效培育信用市场,发展壮大信用经济。
李春临表示,信用信息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基础,没有数据的支撑,信用的各项应用场景就难以落地。信用能不能发挥作用,关键看信用信息能不能用好、用准、用到位。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大力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应用,牵头建立的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经横向对接46个部门,纵向联通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形成全国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一张网。这个目的就是为了联通信息孤岛,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共享共用。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重点从三方面持续推进信用信息开发利用:
首先,夯实归集共享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在调研中了解到,对于一些应用价值较高的数据,重复归集的问题时有发生,加重了数源单位负担,浪费了大量资源,降低了效率,还会影响数据聚合效应的发挥。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强化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总枢纽”功能,统一归集各领域信用信息,开展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质效评估,提升信息共享水平。
其次,加大数据治理力度。由于数据标准不同、字段不完整、更新频率不统一、共享方式不一致等原因,简单归集的数据往往并不好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着力加强数据的源头治理,完善信用信息标准体系,建立不同的数据主题库,精准满足不同需求,提高数据使用便利性。
最后,有序推动数据开放流通。数据流动起来,才能最大程度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一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根据需求向部门和地方共享信息,提供信用信息服务,大力推动区域间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信用评价互认和信用奖惩协同,支撑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另一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制定公共信用信息授权运营管理办法,依法依规向信用服务机构开放信用信息,有效培育信用市场,发展壮大信用经济。
此外,企业“走出去”和外资企业“引进来”时,都迫切需要了解交易对手方的信用状况,这就对信用信息跨境流通提出了要求。粤港澳大湾区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比如,珠海市建立了珠港澳跨境信用服务平台,聚焦三地企业跨境市场开拓、风险管控、贸易融资等实际需求,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跨境信用服务。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及时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有序推动信用产品跨境互认,有效支撑高水平对外开放。
相关文章
我市发布消费提示:警惕虚假购物诈骗与冒充熟人诈骗
08-23好消息!河口县首家零工市场正式启用啦!
08-22美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宣布将裁员40%,每年节省超过7亿美元
08-21三只松鼠在安徽无为成立供应链管理公司
08-18小污染造成大危害!警惕AI数据污染引发现实风险
08-17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深港联世界 湾畔绘宏图
08-17历史性突破:中央财经大学教师首次在《自然》杂志发文
08-12国家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天津首条多式联运示范线路启运
07-28财经观察:三组“流动”数据折射经济活力密码
07-28全国工商联十三届五次常委会议在银川召开
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