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10:53:00
近日,商务部公布中华老字号“附条件通过”复核整改结果,有68家通过,另外还有5家不通过,令人惋惜。
这不是中华老字号第一次迎“大考”。2023年11月,商务部等5部门印发《关于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的通知》,就将长期经营不善,甚至已经破产、注销、倒闭,或者丧失老字号注册商标所有权、使用权的55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其中不乏天津稻香村、重庆冠生园、上海老半斋等很多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品牌。此次再“洗牌”,是持续坚持“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的体现,有助于维护中华老字号“金字招牌”形象。
无论是中华老字号,还是各自评选的老字号,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往往是品质、信誉和情怀的代表,承载着独特的经济、品牌和文化价值。在文旅热潮与国货复兴的当下,部分老字号确实迎来了高光时刻:重庆荣昌“卤鹅哥”借投喂“甲亢哥”而走红网络,让非遗美食曝光率激增4050%,有企业10天销量猛增1000%;广东超三成老字号跻身高新技术企业行列,秋鹿实业、阿波罗雪糕等凭借创新技术成为行业黑马。这些鲜活案例证明,敢于突破传统、拥抱时代的老字号,总能在时代浪潮中找到生机。
然而,亦有不少老字号仍存在创新能力不够、发展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陷入创新乏力的泥沼。有的过于保守、裹足不前,与追求个性化、健康化的年轻消费群体渐行渐远;有的被贴牌乱象、商标困局等负面舆情缠身,产品质量堪忧引发信任危机;还有的管理体制老化僵化,难以适应数字化、全球化的市场节奏……有媒体曾统计,现存的1000多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中,只有10%称得上蓬勃发展。
让老字号“发新芽”,需内外合力破局。企业层面,必须以创新为引擎,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在产品研发、营销模式、管理机制上全面革新。陈李济不断借助新平台、新技术焕发老字号新活力,致美斋让甜醋等调味品的应用场景更具多样化与年轻化,元朗凭借自动化智能生产技术保持着每年约20%的产值增长,这些实践都印证了“创新才是硬道理”。而政府的扶持同样关键,从打造老字号集聚区特色区,到培育数字博物馆、展览馆,再到举办专题展销活动,政策“搭台”能为企业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推动老字号在危机中觅新机,不仅是各地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有力抓手,也是培育一座城市文化气质的有效路径。而这场老字号的重新“洗牌”,不仅是对传统企业的筛选,更是对所有品牌的警示:无论根基多深厚、历史多悠久,唯有摒弃“倚老卖老”的惰性、“吃老本”的依赖,以开放姿态拥抱变革,才能提升品牌价值,续写商业传奇。(来源:南方日报)
相关文章
老字号的新机与危机
05-21沙坪坝:青少年儿童国际艺术节 共享阅读文化魅力
05-21极氪不到一年拟退市,吉利要下盘大棋
05-21【两行动、两措施】蓝田法院:法官调解出高招,营商环境增亮色
05-2090后挑起AI创新大梁,徐汇这场总决赛的最年轻参赛者出生于2001年
05-20新华对话丨庞静:海信全球化之路,以技术创新与品牌自信引领中国企业出海
05-19专场招聘会打通“无障碍”求职路 327个岗位专供残疾人
05-18重庆高新区、成都高新区联合开展防汛暨水域救援演练
05-16产学研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
05-15再度递表港交所,负债净额持续攀升,AI制药明星企业英矽智能执着上市
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