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0 15:36:00
【来源:徐州日报】
当千年前的建鼓舞点
遇上苏超赛场的激情
会发生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苏超”赛场上,徐州啦啦队队员们身着融入汉画元素的队服翩翩起舞,队服主创设计师洪流难掩自豪,“我的设计灵感,源于咱睢宁县博物馆的《舞乐车马图》汉画像石。”
01“建鼓舞”和“蹴鞠”同框
这件珍藏在睢宁县博物馆的《舞乐车马图》汉画像石,出土于睢宁墓山汉画像石一号墓。其珍贵之处在于清晰呈现了“建鼓舞”与“蹴鞠”同框的场景。
徐州古称彭城,“彭”字在《说文解字》中即释为“鼓声也”。建鼓舞在汉代盛行,是击鼓与舞蹈的完美融合。蹴鞠作为古代足球,在汉代不仅是民间娱乐,更融入军事训练,承载竞技精神。睢宁县博物馆馆长徐娟表示:“这两种元素在汉画像石中同框,正是汉代‘活力基因’的直接见证。”
02大汉雄风舞动今朝
今年6月,洪流接到为徐州啦啦队设计队服的邀请。为呈现最佳效果,他和团队反复打磨、修改了17版。
队服核心理念为 “鼓舞彭城,足耀九州”。以红黑为主色调,彰显“大汉雄风”,借鉴汉服侧系帷裳的经典造型,选用轻盈垂坠面料,既保留古风飘逸,又确保舞蹈动作舒展自如。帷裳上饰有建鼓舞人物拓印图;后背则以现代设计手法重塑同款图案,让历史符号焕发新潮气息。
“特别感谢睢宁县博物馆提供的高清资料,让设计有了历史依据。”洪流表示,“汉文化不只是历史,更是有温度的生活方式,就像蹴鞠,千年后的今天仍能点燃赛场。”
03让文物“活”在当下
“文物不只是展品,”洪流感慨,“当它的元素出现在火热赛场,被年轻人穿在身上,传统文化就获得了新生命力!”
他希望这次合作能吸引更多人探寻本土文物背后的故事。未来,团队将与睢宁县博物馆持续合作,挖掘汉文化中的生活元素,让设计成为连接古今的桥梁,让千年文化基因在当代持续焕发活力。
文字 | 郝力 武佩剑 张炫
图片 |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睢宁县博物馆
编辑 | 仲星璇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110件精品文物亮相杜甫草堂,带领观众“梦回洛阳”
08-20郑钦文:我内心有团火在燃烧
08-17之江文博讲堂:马俊亚教授解读《日军侵略与沪宁杭地区的经济损失》
08-11谁懂啊?被“苏超”徐州啦啦队服种草了!
08-10《南京大屠杀档案》首次完整入藏日本高校
07-27第十二届残运会冬季项目完赛辽宁代表队获26金28银29铜
07-10新民向新 “百年老街”正青春,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开街特别报道
07-07泱泱华夏文明史,刻在武梁祠画像中
07-04夏季高温!用电及车辆安全知识请查收
07-04“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新疆主会场活动在喀什启动 多彩活动盛宴,共谱文化传承华章
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