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8 20:15:00
近日,佛山大学与禅城区签订合作共建“佛山大学附属学校”办学协议,并举行佛山大学附属学校揭牌仪式。佛山大学将引领附属学校打造人工智能特色教育示范校,构建大中小学贯通式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未来科技人才。这是禅城区深化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创新的又一有力举措。
佛山大学附属学校揭牌
打造贯通式教育新范式
“佛山大学附属学校”前身为佛山市禅城区智城学校。其自2022年9月投用以来,依托九年一贯制办学基础,开发小初衔接课程,并与佛山四中构成跨学段紧密型教育集团,积累了“小学—初中—高中”办学路径的实践经验。
佛山大学则是万亿制造业名城佛山市的本科高校,近年来发力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取得丰硕成果。2022年9月,首批4所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成立,其中粤港澳大湾区(佛山)先进制造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落户佛山大学。2023年,佛山大学以广东省排名第五的成绩入列中国发明创造百强高校。
此次“佛山大学附属学校”挂牌,打破了学段壁垒,通过“大学—中学—小学”联动,为学生提供连贯性培养路径。
据介绍,“佛山大学附属学校”将依托佛山大学优质科研资源,聚焦人工智能(AI)、STEAM教育等前沿领域,建设“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探索“大学导师+中学教师”双师制培养模式,形成“课程共建、师资共培、资源共享”的一体化育人体系。
科技后备人才 早发现早培养
根据计划,佛山大学附属学校作为佛山大学在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实践基地,将启动四大核心特色建设:
贯通式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在佛山大学引领下,开发“启蒙阶段(1-3年级)”“深化阶段(4-6年级)”“实践阶段(7-9年级)”的相关AI启蒙、STEAM教育、人工智能等前沿课程,实现从小学科普到初中项目式学习的无缝衔接,并与佛山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形成衔接。
高校与基础教育深度协同。佛山大学附属学校将与佛山大学各学院深入合作,如与佛山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共建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
双导师培养模式。佛山大学选派原人文与教育学院首任院长蒋家傅、人文学院副院长孔晶,电信学院党委副书记林啟霞等组成大学导师团,进驻“少年智慧学院”,通过名家讲堂、课题指导等形式,使高等教育资源下沉至基础教育课堂。
创新实践平台搭建。佛山大学附属学校学生可共享大学里的实验室、科创中心资源,在导师带领下开展实践项目研究,优秀学生还能提前进入大学培养计划。
禅城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大中小一体化”贯通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破解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脱节的难题,更开创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后备人才早发现早培养的新路径。
文、图|记者 黄松炜 通讯员 禅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