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闻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式现代化・榆林实践 | 府谷:城市面貌“焕新” 群众幸福“加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12:27:00    

款款流淌的黄河,绿意盎然的公园,鳞次栉比的建筑,车水马龙的道路,共同勾勒出府谷城市发展的新图景(无人机照片)。记者 杨彬 摄


黄河路上车流如织,人民公园绿意盎然,老旧小区悄然蝶变,生态停车场与口袋公园扮靓城市的各个角落……立夏时节,徜徉于府谷城区的大街小巷,目之所及皆是环境优美、活力洋溢。


近年来,府谷县坚持以创建“全省县城建设示范县”为契机,聚力实施基础设施升级、民生服务优化、老旧小区蝶变“三大工程”,以“内外兼修”的理念推动软硬件同步提升,让城市更新的成果真正转化为市民触手可及的幸福体验。


既能激活城市“边角”地块,又可破解群众停车难题,近年来,位于府谷新区的生态停车场,已然成为府谷城区的新地标。这个集停车充电、生态景观、运动休闲于一体的民生工程,不仅一举补齐了周边区域基础设施的短板,更让以闫厚成为代表的广大市民,在“上班充电,下班满电,省钱省心”中体会到了满满的幸福感。


回应市民期待,新增3400个机动车泊位;坚持因地制宜,打造17处口袋公园……府谷城市更新的精准发力,还体现在改造升级未久的黄河路上。作为府谷城区外连榆蓝高速公路、338国道,内接府兴路、中区路等市政道路的“快速通道”,黄河路通过建设长达7公里的健康步道,不仅实现了人车有效分离,更成为了广大群众休闲、锻炼的“黄金线路”。


与此同时,在全面“焕新”的人民公园里,从迎宾区到生态景观带再到运动健身区,不同年龄段的市民正一同享受着城市更新的红利。多元空间渗透的治理智慧和“绣花功夫”,充分展现了府谷县把人民城市理念贯彻落实到城市发展全过程各方面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


据府谷县住建局副局长杜鹏介绍,近年来,该县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管网、后路面”的工作思路,累计改造市政道路39.02公里,新增路灯4600余盏,建成2处地下通道、3座人行天桥,让城市“脉络”更加畅通、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推进城市更新,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是重中之重。近年来,府谷县创新“群众点单+政府配餐”模式,坚持“房屋本体修缮、安全隐患整治、小区环境提升”一体推进,稳步高效实施了城区76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累计新增机动车泊位1200个,并建成8个社区食堂、7个老年活动中心。电梯实现“平层入户”,智慧安防纷纷进驻,庭院绿化全面升级……“过去的小区,屋顶漏水,管道老化,设施陈旧,大家怨言颇多,却一直无力改变。通过整体改造,小区不仅提高了‘颜值’,更提升了‘内涵’,切实增强了每一位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府谷县和谐家园小区居民陈怀说。


资料图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下一步,我们将在聚力推进城市地下管线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基础上,加快实施338国道过境线、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巷道雨污分流改造等重点项目,推动城市更新从‘单项突破’迈向‘系统升级’,把‘15分钟生活圈’的规划蓝图真正变为千家万户的幸福体验。”杜鹏说。


来源:榆林日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