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21:38:00
【来源:海西晨报】
5月21日凌晨2点55分
我们迎来了
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小满
小满标志着
夏熟作物籽粒渐满、
江河湖塘水涨
但湿热交织的气候
也暗藏健康风险
中医专家提醒
此时需顺应天时、调养身心
防湿邪、清内热
为盛夏打好健康基础
湿热来袭
这些疾病要当心
小满后
南方进入“龙舟水”暴雨季
北方则需警惕“干热风”侵袭小麦
中医认为
此时暑热与湿邪交织
易引发三类问题:
脚气湿疹高发:空气湿度超70%,湿热困脾导致皮肤代谢受阻;
心火旺盛失眠:昼长夜短加剧熬夜,内热叠加外热易致口舌生疮;
中暑风险激增:正午户外活动需防头晕、乏力等热射病前兆。
古人在小满
通过饮食顺应天时
这些传统智慧至今适用:
苦菜当令:《周书》载“小满之日苦菜秀”,其含有的蒲公英甾醇可清热解毒,凉拌或煮汤皆宜;
抢水祛湿:浙江海宁“抢水”习俗暗含排水防涝的农耕智慧,现代人可借薏米赤小豆汤模拟“祛湿行动”;
新面补虚:北方油茶面以小麦炒制,搭配芝麻核桃,既健脾胃又补夏季消耗。
三防四补
中医支招小满养生法则
01防病三要诀
防湿邪入侵:
避免穿未干衣物,空调房备薄毯护腰腹;
每日泡脚至微汗,加艾叶、花椒增强驱寒效果。
防内热堆积:
晚11点前入睡,子时胆经当令助代谢;
晨起喝淡盐水清肠,减少烧烤火锅摄入。
防暑气伤阳:
户外带藿香正气水,正午12点-14点避免暴晒;
随身含西洋参片,补气不生热。
02食养四宝典
绿豆:消暑解毒,可以煮一些绿豆百合粥(加陈皮中和寒性),但脾胃虚寒者应慎用。
樱桃:补铁养血,推荐煮一些樱桃银耳羹,但肾病、热性咳嗽者、控糖者应慎用。
丝瓜:通络化痰,初夏可食用丝瓜蛋花汤(少油少盐),腹泻者应慎用。
桑葚:乌发补肾,桑葚枸杞茶(配黄芪补气),儿童、糖尿病患者应慎用。
起居运动
顺应天时养阳气
睡眠法:
晚上11点睡、早上5点起,午休20分钟;
睡前搓涌泉穴(脚底前1/3凹陷处)助眠。
穿衣经:
选棉麻透气衣物,备薄外套防空调寒气;
女性少穿露脐装,护好神阙穴(肚脐)。
运动方:
晨练选太极、八段锦,微汗即止;
傍晚散步听古琴曲《流水》,借音律平心火。
专家提醒
小满养生重“未病先防”
若出现舌苔黄腻、大便黏滞
可连续3天饮用四神汤
(茯苓、山药、莲子、芡实各10克)
若症状未缓解需及时就医
此时节
宜保持“小满即安”心态
忌大喜大悲耗伤心神
※ 编辑:胡婧 ※ 校对:刘子纯
※ 审核:郑舒平 陈祥旺
※ 综合来源:健康时报、广东中医药、健康百色、QTV健康青岛、豆包AI等
点
点
转发给你身边关心的TA!↓↓↓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今天起,厦门正式进入……接下来要注意这些事→
05-21今日小满
05-21上海三甲医院“爆改”自家食堂,国家卫健委“同款”减重餐窗口火爆
05-10西丽社区举办中医健康讲座 共探体重管理融合之道
05-08良品铺子:“寻味中国好原料”活动启航 经营状况逐步改善
05-07科创长沙青年有为② | 邵海东:为大国重器当“体检医生”
05-03【五一特辑】赵文:带领孩子们在音乐的海洋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05-02湖北疾控专家提醒:五一出行这5件事千万别忽视!
05-01把广场舞跳上央视!蒙牛悠瑞《劲舞开跳吧!》顶级盛事启幕
04-30悦享客荣获CIC灼识多项市场地位确认证书
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