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闻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扫错二维码转错账,如何追回丢失的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0 11:07:00    

在便捷的电子支付时代,“手滑”转错账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当钱款不慎转入陌生人的账户,对方又联系不上,银行爱莫能助,如何追回丢失的钱呢?

2025年初春,小王怀着愉悦的心情来到广东肇庆德庆旅游。在旅游途中,小王随手保存了当地某甜品店的收款二维码,以便日后再次光顾。一个平常的举动,却为日后钱财的丢失埋下了伏笔。

数月后,小王在给家人转账的过程中,因操作界面相似,误将5000元转到了之前保存的甜品店收款码。

发现转错账后,小王非常着急,无法联系上该甜品店,也无法通过支付平台发起退款申请。

无奈之下,小王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甜品店返还不当得利5000元。肇庆德庆法院受理该案后,认为事实清楚、金额明确,存在调解可能,随即启用“政协+法院”工作机制。

“政协+法院”调解工作室派出德庆县政协常委、秘书长冼业海开展调解工作。冼业海了解到甜品店目前仍在正常营业中,便与该店杨老板联系。杨老板接到电话后,马上翻找收款记录,但她对这笔“飞来横财”和电话表示怀疑,担心是新型诈骗手段。在调解员的耐心解释下,杨老板同意和小王进行调解。同时,冼业海了解到,小王在外地工作,为减轻当事人诉累,经和法院商量,决定启用线上调解。

今年7月15日下午,小王与杨老板进行了一场“云端”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冼业海耐心向杨老板解释民法典关于不当得利的规定,告知其“没有合法根据取得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得利返还受损的人”,并出示了小王提供的转账记录、商铺收款码截图的证据材料。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诈骗,经过法院的释法说理,才意识到这笔钱我确实不该拿!做人还是要讲诚信,不是自己的钱不能要。”在冼业海的耐心调解和充分的证据下,杨老板的疑虑终于解开。

随后,双方当事人签署电子版调解协议,杨老板也将5000元按照小王提供的账户原路退回,这起因转账乌龙引发的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章程 通讯员:冼颖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燕 通讯员:冼颖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映武